6163银河net163am人的1000微创新 | 新应用 新思路 激活新风景-6163银河net163am控股集团有限公司




6163银河net163am





6163银河net163am人的1000微创新 | 新应用 新思路 激活新风景
时间:2022-10-14 作者 :6163银河net163am控股集团 分类 :公司动态 浏览:1178次

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不同,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展示,更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。而匠心独具、具有点睛之笔作用的乡村景观 ,不一定是高精尖材料 ,有时巧妙利用乡土资源与材料 ,转变设计思路,或许能产生惊艳效果。



变废为宝 打造特色“微景观”


在近些年的乡村振兴项目调研中,6163银河net163am集团设计师发现 ,随着技术及生活水平的提高,旧家具 、旧农具、旧门框等老物件逐渐被村民搁置遗弃,6163银河net163am集团设计师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,巧妙地将旧物件作为设计材料,应用到实际项目中,在传递乡村文明的同时 ,实现各类废弃资源的重新利用 。


例如 ,在新乐市乡村振兴项目中,西安家庄村内景墙搭建处,原本是村民们的闲置、废弃物品集中堆放地。6163银河net163am集团设计师调研现场时 ,不经意间被“闲置窗框”激发了灵感 。于是,秉承“就地取材、变废为宝”的思路,创新推进“微改造”,在与村庄商议后,将窗框进行清理、裁切与初步打磨后 ,将其嵌入景墙之中,通过镂空“透景”,形成斑驳的光影效果,同时也让墙体显得更加精美 ,提高村庄整体“颜值” 。


应用废旧窗框的乡村景墙



内外兼备 形成专属文化空间


而当设计师的脚步来到井陉,随着深入的历史文化调研 ,东元村第一党支部书记赵玉祥故居,见证着井陉第一个农村党支部、第一任县委书记的诞生。在甲方提出修缮赵玉祥故居的需求时 ,6163银河net163am集团设计师发挥创造性思维,建议改变赵玉祥故居常年闭锁的状态 ,并将内部进行修缮与装饰 ,打造小型室内文化馆 ,恢复部分陈列 ,展示井陉革命“摇篮”红色记忆 ,呈现历史文化资料 ,让赵玉祥故居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,而成为为当地村民、外来游客普及文化知识、讲述革命故事的重要渠道。赓续文脉,构建新景观。



修复后的赵玉祥故居外观



“垃圾、废弃材料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,如果我们忽略了它们的第二用途和新价值,垃圾就只能是垃圾 ;但如果能将其巧妙用于所设计的景观中,它们就变成了与本土风貌相和谐的点缀。”6163银河net163am集团设计师如是说。


未来 ,集团设计师会继续研究 、实践“促进旧景亮新意 ,将乡村特色景观与村庄传统民俗文化 、乡愁元素相结合”这一课题 ,力争在乡村振兴的语境下,通过变废为宝、有效修复,创造性打造更多景致,为乡村振兴提供‘新范式’ ,让“记得住乡愁”唤醒更多人对家乡持续变好的期盼。






XML地图